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刘备三顾茅庐原因介绍

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位贤能之士,以助他实现建立蜀国的伟业。由于刘备自身素质高尚,深知政治才干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亲自拜访草庐并三次恳求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行动展现了刘备的智勇和果断的决心,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责任感。刘备明白只有凭借诸葛亮的卓越才干,才能够在乱世中取得胜利,并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他才多次去请诸葛亮,接下来小编就来结合史书具体说说,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三顾茅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委身荆州的刘备礼贤下士,延请诸葛亮出山辅弼的经典历史故事。由于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这段明主求贤的故事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存在。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皇叔三访卧龙岗,终于见到了还是一介布衣的诸葛亮。有感于刘备的赤诚,诸葛亮于草庐内指点江山,剖析时局,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方向。

惊为天人的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由此开启了蜀汉建国的序幕。

今天我们在对这桩君臣佳话津津乐道的同时,是否想过,为什么会有刘备三顾茅庐事件的发生?难道真的仅仅是司马徽与徐庶的前后举荐所致?

要知道刘备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到荆州刘表处,而诸葛亮早在兴平二年(195年)就随叔父诸葛玄来到了荆州,并于建安二年隐居隆中,以管仲、乐毅自比。

也就是说,来到荆州的刘备,足足等了六年才因诸葛亮的名气而折节寻访,很显然其中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驱动,不然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何能入早已闻名海内的刘皇叔法眼?

从择与被择的双方,看“三顾茅庐”

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的发起人是刘备,而诸葛亮则是被动待访的对象。但在三国乱世,君主择臣,臣亦择君,“择”与“被择”的关系是相互的,若以双方互择的角度来看待这段故事,或许能令我们更易于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委。

首先说刘备的“择”

刘备投奔刘表是因其部众为曹操击溃,不得不逃离汝南,南下荆州。当时的刘备还是很狼狈的,很多部将都被打散了。在刘表处,虽说刘备被奉为上宾,并补足了兵马,可他的作用却是用来防守荆州的北方门户。

操自击刘备于汝南,备奔刘表,龚都等皆散。表闻备至,自出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

这时期的刘备尽管客居荆州,但纵观他在徐州、豫州时的表现,可知笼络士人人心是他的强项。而荆州人文荟萃,刘备当然不会放过发展壮大的机会。

所以站在刘备的角度上讲,下功夫去招募贤才辅佐,是刘备站稳脚跟的头等大事。

因为刘备在中原军阀混战时也极其出彩,且为人谦和,素以仁德著称,连曹操都称天下英雄只有他与刘备。正是这样响亮的名头,刘备很容易得到荆州士人的好感,一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但是刘备集团虽有张飞、关羽、赵云等猛将,可缺乏筹谋战略的大才,为了去寻访这样的人才,已经入仕刘表幕府的肯定不能招揽,刘备自然要以在野的名士为突破口。

因北地战乱来到荆州的名士不在少数,他们当中以有"水镜先生"之称的司马徽最为出名,衡量一个士人才华与否,名声通常是首要的。

在刘备拜访司马徽时,司马徽婉拒了招揽,并向刘备举荐了两人“诸葛亮”与“庞统”,赞两人为“卧龙”、“凤雏”。

这是不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不得而知,但根据史料来看,至少是诸葛亮第一次被人举荐给刘备。

但当时的刘备并没将诸葛亮放在心上,毕竟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太年轻了,不过二十多岁,恐怕刘备只是将其当做司马徽拒绝招揽的推辞。

刘备见惯大风大浪,人生阅历丰富,更注重对个人能力的考察。当时荆州局势并不乐观,自官渡之战后,北方再无大的战事,曹操正逐步平定河北,恐怕不久就会调转矛头南下,而荆州则首当其冲。

在这样的外部压力下,虽寄居荆州,但开始形成一定影响的刘备,急需有具备掌握全局的人物加入。幸运的是,不久徐庶前往新野投奔刘备,在言谈中,徐庶的见解非凡,令刘备器重,成为刘备军中重要谋士。

建安十二年时,成为刘备手下重要谋士的徐庶,也向刘备郑重推荐了诸葛亮,这就引起了刘备的重视。试想一下,自己手下首席谋士如此推崇一个人,那此人能一般吗?

于是这才诱发了刘备想招揽诸葛亮的想法。

但即便如此,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也未必需要亲自往返三次,这里边除了有助于提升刘备礼贤下士的形象外,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在荆州所具备的复杂人际关系。

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荆州,一是因北方战乱,荆州相对安定;二是因诸葛玄与刘表有旧,故而投奔。

也许是因刘表这层关系,在加上诸葛亮人物出众,他成了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婿。据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所述,荆州豪强蔡家,蔡瑁的两个姐姐,一个为黄承彦妻,一个为刘景升后妇,按辈分算刘表是诸葛亮的姨夫,蔡瑁就是他的舅舅。

而且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荆州豪族蒯氏子弟,二姐则为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妻。

由此来看,诸葛家通过联姻和荆州大族蔡、蒯两家有不错的关系,又和北来的在野名士领袖庞德公关系非浅。至于诸葛亮本人又师事隐士司马徽,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等人相交莫逆。

这样一张交叉荆州地区在野、在仕,各方士人的关系网,无疑令诸葛亮头上的光环倍增。

是时,在外有曹操南侵的威胁,荆州内部又是降曹势力占上风,一旦老迈的刘表去世,如何获取荆州士人,积蓄力量抗曹,也必将成为刘备需要提前谋划的大事。

因而站在刘备的立场,身为外来者,倘若一味重用荆州本土势力,难免会如刘表一样深受蔡、蒯两家土著豪门掣肘,但借助客居荆州的外来士人,又难以调动荆州本土资源。倒是诸葛亮,以他拥有的社会关系,既能令刘备凭此笼络荆州本土大族而不用担心架空问题,又能联合在野的士人团体壮大自身力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所以从刘备角度来看这场求贤事件,三顾茅庐请诸葛,成了无寸土之资的刘备方最好的选择。

说完刘备,我们再谈诸葛亮的选择

在出仕刘备之前,诸葛亮是作为隐士,高卧隆中。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显然这是自谦之语。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就曾说过:“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汉末乱世,军阀争霸,对于许多士大夫来讲,此时的天下就属于无道,因此也产生了许多的隐士。

像司马徽和庞德公都属于荆州在野的隐士领袖,以他们为中心的名士圈内,推崇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隐逸风气。诸葛亮躬耕陇亩,正是这种隐士心态的直观体现。

但虽为隐居,可并不意味着这些隐士就失去了政治抱负,相反他们都待势而发,遇到可辅佐之人,也是希望能一展所学,兼济天下。

所以才会有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潜台词就是在找齐桓公、燕昭王这样的明主。

放眼天下,曹操与孙权基业已成,称得上明主,但他们身边谋士如云,作为一个年轻人,诸葛亮很难一跃而上,成为两人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这里边既有士人上升通道的固化,也有太多既得利益阶层的阻碍,参考一下大公司的人才晋升情况就能明白,除非是业内成名的高端人才,否则没有新人一经入职就能得到高级职位的。

诸葛亮已经自比管仲、乐毅,志向不小,怎么可能甘做陪衬?所以他要选择的明主,除了有争霸天下的基本素质,还得是缺乏替他统筹全局之人。

荆州地区,刘表有谋无断,不通军事,而蜀中刘璋等更是庸才。唯有屯兵新野的刘备称得上一代枭雄,且缺乏替他规划基业之人,很符合诸葛亮的择主标准。

因此在刘备再三前往访求之下,如此折节礼遇,自然令诸葛亮动容,隆中对一出,三分天下的大略出炉,这段的君臣佳话,也就随之而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