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简介 镇南关大捷介绍一览

镇南关大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胜利。该战役于1945年1月20日至24日,在湖南省常德市境内爆发,是中央和华东野战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对决。镇南关大捷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不仅标志着我军建立了华中作战基地,主动发起攻势,而且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势头,为中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场战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直处于被侵略的一方,看似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其实则不然,中国军队也曾打出过赫赫威名,镇南关大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缩影。

镇南关大捷发生在1885年的三月份,是一场由中方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使得中国军队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列强的视野中。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883年法国军队派兵攻打越南顺化,企图将越南纳入到其殖民体系中去,而越南政府无力抵抗法军的侵略,被迫签订了《顺化条约》,从此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这一变化使得清朝朝野大为震怒,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又何来的法国保护国之说,于是慈禧太后决定出兵越南,中法战争爆发。

虽然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骨感的。法军的战无不胜给了清王朝当头一喝,于是清王朝在节节败退下签订了《中法新约》,而法国也趁机占领了镇南关。按理说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结果人家法国还不满意,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发动了新一轮进攻,消灭了清朝的福建水师和部分南洋水师的主力。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于是清王朝对法宣战了,战争又进行了升级。

其实战争刚开始是对清王朝有利的,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将坚守在宣化城里的法军围困了三个月之久,可以说胜利在望。但作战就怕猪队友,广西巡抚潘鼎新的不战而退导致战局逆转,再加上法国再次增兵越南,于是清军又撤回了国内。这回清王朝准备换将了,任命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负责指挥镇南关事宜。

冯子材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宝刀未老。冯子材在上任后就已经抱定了马革裹尸的决心,这极大地激励了清军的士气。在冯子材的激励下,清军内部放下了派系之争,全力处理抗法事宜。在战争前线,冯子材亲率士兵在一线挖战壕固守战线,显示出其非凡的决心。1885年3月,中法战争再次升级,冯子材抓住时机袭击法军炮台,给予侵略者以迎头痛击。但法军由于装备优良,很快迫使清军丢掉两座堡垒,由此战争陷入胶着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于是亲自带领士兵发起总攻,在他的激励下,清军士气锐不可当,最终打破了法军的包围圈。之后法军统帅尼格里派兵增援,法军又占据了上风。但冯子材深知士气的重要性,于是领着两个儿子从堡垒中跳出,与法军展开白刃战,战况异常惨烈。在战至中午的时候,终于迫使法军后撤。之后在清军其他将领的增援下,法军三面受敌,面临弹尽粮绝的困境。

最后法军伤亡超过三百人,被迫逃往文渊、谅山。之后冯子材抓住时机,乘胜追击,先后攻克文渊、谅山地区,击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统帅尼格里,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取得大捷的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人们的欢呼,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列强统治的重大胜利。

但最后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中国竟然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法军的失败导致了法国总理茹费理内阁的倒台,使得法国陷入了焦虑状态。按理说清政府应该欢欣雀跃才对,结果朝廷竟然派人议和了。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从没听说过战胜国要对战败国议和的。在主和派李鸿章的提议下,中法两国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协约规定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中国取得了一场不是胜利的战争。

在条约签订后,主战派的左宗棠对主和的李鸿章作出以下评价:“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正如左宗棠所说,之后清政府再没有取得像镇南关大捷一样的胜利,甚至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彻底失去了进取心。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