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简介 伊阙之战内容具体介绍

伊阙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冲突,发生在公元前241年。此次战争是秦朝与楚国之间的一场较量,也是中国七雄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之一。伊阙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其地位战略重要,掌握了该地的控制权对双方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意义。这场战争以秦军的胜利而告终,楚国首都郢城被攻陷,楚国势力大为削弱,标志着秦朝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场战役,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战争背景: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

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韩国派出名将暴鸢,领兵八万,魏国派出名将公孙喜,领兵十六万。这两位将军曾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军,可谓久经沙场,成名已久。韩魏联军声势很大,却没有进攻秦国境内,只在韩魏秦交界的城池“伊阙”,据险扼守,等着秦军来打。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至此伊阙之战在对峙中爆发。

双方兵力:

魏韩联军:魏国和韩国举兵24万之众。

白起兵力:10万秦国锐士。

魏韩主将:公孙喜,暴鸢。

秦国主将:白起。

战争过程:

面对24万联军,秦相魏冉点兵10万让白起挂帅出征,并不是轻敌之举。是因为魏冉深知,一群乌合之众一直都不是精兵强将的对手。

白起虽然刚刚挂帅,但是他战场上经验非常丰富。白起初到战场并不着急出兵,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的含义。白起首先做的就是侦查敌情,很快敏锐地发觉,韩魏联军虽然看起来浩浩荡荡,但是两军主帅不和,都在互相观望、都不愿意做前锋部队。

历史上,这种因同盟间貌合神离、互相推诿而致败的案例数不胜数。战国时期,各诸侯大国数次合纵攻秦,不仅未取得明显战果,反而多次被秦国击败。其重要原因便在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推诿扯皮,秦军才得以各个击破。东汉末年,关东诸侯结成联盟,共同讨伐董卓,由于“军合力不齐”“势利使人争”,最终无果而终。

这一次也不例外,秦将白起发现韩、魏两军互相推诿,便果断制定出克敌制胜之策。白起首先“设疑兵以待韩阵”,以旌旗和飘带立于阵前,制造要对韩军发动猛攻的假象,吸引联军将主要兵力集中到正面。与此同时,秦军抽调精锐部队,通过战略迂回的方式,绕到魏军后方猛然发动进攻。这样一来,魏军必然猝不及防而大败,魏军一旦战败,韩军势单力孤,必然随之崩溃。

伊阙地形,两山对峙,石壁峭立,望之若阙门,伊水穿门而过,其间山谷相连,阻隘可恃,险据洛阳之南,为韩、魏门户。以韩军为主的联军,不仅有兵力数量优势且武器精良,又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秦军兵力不及联军一半,但素质好,士卒勇战。白起考量战场情势,不急于发起进攻,决意在与联军对峙中寻机决战歼敌。至二十二年,双方相持已久,联军互不统属、不能协同作战的弱点充分暴露:韩军欲让魏军为先锋,魏军则以韩军兵力多、自己为助韩而来为由,希望韩军先出击。

白起针对韩、魏两军各为保存实力而相互观望,即以少量兵力布设一个貌似强大的疑阵,牵制作为联军主力的韩军;集中优势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兵力较弱的魏军发起迅猛攻击。尚在徘徊之中的魏军不意秦军突袭,仓促应战,惨败溃逃,其将犀武被杀。韩军不料魏军接战即败,使自己翼侧暴露,陷于秦军两面夹击之中,将士皆震惧,不战自溃。秦军乘胜追击,全歼联军,生擒联军主将公孙喜,夺取韩国5城。

战争影响:

伊阙之战使韩、魏两国遭受沉重打击,由于韩魏两国是遏制秦国东进的第一道屏障,因而此战的胜利使秦国进一步扫清了东进的障碍。而后秦国又乘胜对韩、魏等国发动新一轮进攻,战国诸强之争进入更加残酷的白热化阶段。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