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子为何那么多夭折,明朝的皇子夭折率为何那么高

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皇帝的后宫奇闻数不胜数,各种皇室谜团层出不穷,再加上皇帝普遍短命,皇子多数夭折,更是让明朝的历史更加引人关注。而我们今天探讨的内容就是有关明朝皇子早夭的疑团,从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开始算起,明朝历代皇帝的子嗣大多都难以长大成人,有些皇帝甚至都绝嗣了,例如正德帝和天启帝,比他们好一点的景泰帝和弘治帝,也只是一脉单传。那么明朝皇子为何那么多夭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明朝的皇子夭折率为何那么高的详细解答。

紫禁城

记载天启年间皇宫内情最详细可靠的一本书叫《酌中志》,是太监刘若愚写的。刘若愚家里世袭延庆卫指挥佥事,父亲应祺官至辽阳协镇副总兵。万历二十九年,他进宫做太监。天启初年,他被派内直房经管文书。刘若愚在紫禁城待了几十年,经过了整个天启朝,在宫内地位较高,对皇宫内各种事情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

《酌中志》中描述后宫烧炭取暖,在没有通风的屋子里,有时候碳还湿着,火气又大,大人都会呕吐眩晕甚至昏迷,皇子公主们更是受不了,屡屡被毒死。

凡遇冬寒,宫中各铜缸木桶,该内官添水凑安铁刍其中,每日添炭,以防冰冻、备火灾,候春融则止。皆积薪司事也。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每根长尺许,圆经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

如果这记载属实,那应该是有多名皇子女死于冬天烧炭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而天启帝有三个孩子死于冬天,侧面证明这记载是可靠的。一氧化碳中毒不仅会导致婴儿死亡,还能导致孕妇及胎儿死亡。

天启帝朱由校

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北方的冬天多关闭门窗在屋内烧煤或木炭取暖。可无论烧柴还是烧煤,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熏坏屋子。古代的烟囱就是排烟的,歪打正着下,屋内堆积的一氧化碳也会被排出。可紫禁城内却是没有烟囱的。为啥没有呢?因为皇帝太有钱了,他用的红箩炭“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是高档品,燃烧时不会冒烟。既然不冒烟,按照古人的常识,就不需要烟囱了。

 

紫禁城

冬天的紫禁城,高墙厚壁下,每个屋子都关紧了窗户。在这种密闭空间里烧木炭,一旦木炭燃烧不完全,很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没有烟囱,一氧化碳排不出去,在室内越积越多,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

事实上,不止明朝的紫禁城有一氧化碳中毒问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差点被一氧化碳中毒夺取性命。

溥仪在宣统十二年十一月的日记中记载:“二十九日,晴。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卧于榻上,少顷即醒,又越数时乃愈。而在余寝室之二太监,亦晕倒,今日方知煤之当紧(警)戒也。八时,仍旧上课读书,并读英文。三时下学,餐毕,至六时余寝。”

除了一氧化碳中毒,紫禁城建筑上的鎏金装饰,是加热后水银蒸干才附着在金属上的。而水银长期的积累,对人体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同时,明朝皇帝喜欢服用丹药,也是子嗣早夭的诱因。丹药里朱砂水银汞等物质在体内大量聚集,产生的毒素让子嗣身体虚弱,成活率就更低了。科学知识的缺乏,导致明朝皇子过多的早夭,这直接影响到整个明朝的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