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为何重用汉臣,晚清为何对汉臣委以重任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封建王朝,其权力主体就是满族人,汉人在清朝的地位天生就要比满人低,除非能够在朝廷身居高位,否则基本不会被满族人看得起。不过就算如此,满清在早期也是对汉臣持有戒心,鲜少有汉臣能够进入到权力中枢。这一情况直到康熙朝才逐渐出现改变,而到了晚清时期,汉臣却是成了清朝政府的中流砥柱,朝廷的柱国大臣几乎都是由汉人担任。那么晚清为何对汉臣委以重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晚清为何重用汉臣的详细解答。

清朝后期重视汉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朝后期重视汉人,是从太平天国之后开始的。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迅速蔓延,从广西北上湖南占领武昌,而后迅速东下占领南京,撼动了清王朝的东南半壁。

太平天国的迅速蔓延撼动了清朝在南方各省的统治根基,尤其是占领南京导致江苏、浙江等赋税重地陷入敌手,极大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此时的清朝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加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成了一个随时可能沉没的破船。在这样的局面下,清朝不得不展开了积极的自救活动。自救的方式就是起用汉臣。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汉臣当国。

为什么非用汉臣而不是满臣或者蒙臣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原因:

1、汉臣有素质上的优势

在清朝的国家体制下,汉臣的综合素质明显是高于满臣的。清朝入关后,虽然沿袭了明朝的上层体制,比如中央保持了六部等机构,但六部官员的设置为复职,即有一汉员,必有一满员。尚书、侍郎、司官都是一样。一般说来,司官掌印为满员,办事为汉员。

在六部的各级官员中,虽然人数一样,但是汉人官僚地位是低于同级满人的。

满汉官员的人数持平就类似于江苏省和北京市将高考的录取人数保持一致一样,由于江苏省的高考人数远远高于北京市,这导致相同的录取人数,江苏考生需要经过更加激烈的竞争,满汉官员皆是如此。清朝时满人数量最高也就120万人(1912年),而此时的汉人数量已经超过了4亿,这意味着汉人数量是满人的起码330倍。

如此巨大的悬殊意味着比同级满人地位低的汉人官僚,在个人素质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同级满人官僚。

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更多的权力交给汉人官僚,他们一定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激发出更强悍的力量。

因为清朝将满人和汉人官僚的素质进行了绑定,这就是八旗,早在清朝入关前就已经完成,这意味着汉人官僚不会在羽翼丰满时革了清朝的命。

汉人官僚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懂得较好就收,所以最终的情况是:边疆烽烟不断,清朝需要不断倚仗汉人官僚,比如李鸿章,这导致清朝下放到汉人官僚的权力迟迟难以收回。

不过最终有了枪杆子的汉人官僚开始逐步与清朝分庭抗礼,比如1900年的“东南互保”。

2、汉臣更能迎合统治基础

1644年清军入关后,如果没有广大汉人特别是前明降臣降将的死命效力,清朝不可能坐稳天下。

也就是说,清朝的天下,有汉人一半多的功劳。虽然在高层是清朝官员地位高于汉人官僚,清朝也在地方上也实行了“八旗+绿营”的手段管理城镇。但是在广大乡村,清朝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进行全面统治的。

这时候,就需要以汉人为主,或者说基本上是汉人的士绅阶层来主持局面了。

士绅阶层是比农民阶级地位稍高的阶层,但不是地主。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不依靠土地来维持生计。因为有知识,他们基本都以科举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

因为科举超高的淘汰率,导致通过科举独木桥的士绅(进士)成为国家官僚,有了皇帝发放的固定薪水。但没有通过科举独木桥的士绅,则成为盘踞在乡村的底层士绅。

这些人因为基本都是秀才、举人,最次也是生员,这让他们备受尊敬。同时他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社会地位谋生,比如到县衙当差替政府收税,开设私塾教书等。不过大部分的底层士绅因为没有固定收入,不得不通过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来增加收入,比如给农民当讼师等,这使得他们成为封建社会底层不可或缺的阶层。

清朝想要维护统治,就必须争取这个阶层。如何争取?扩大科举录取率吗?当然不是,你就扩大十倍也赶不上今日高考的录取率。最划算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更大的用处,比如举人出身的左宗棠最后成了封疆大吏。

这是非常可怕的诱惑,因为从此以后底层的士绅也开始努力了,最直观的就是很多人纷纷投到当时的湘军和淮军中当幕僚,比如刘铭传等,他们为清朝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以及打击外国侵略立下赫赫军功。

可以说,正是因为重用汉人官僚,清朝才得以起死回生,但是也正是因为放权给汉人官僚,导致了清朝统治力的削弱,最终清朝也难逃覆亡的命运!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