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第一谏臣,魏征为何是千古谏臣的表率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魏征这位唐朝名臣都很熟悉,毕竟其作为中国千百年来谏臣最知名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都被历代封建王朝君主视为忠臣、直臣的表率而备受尊崇。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将其视作能够映照出自己缺点的明镜,他与魏征之间的关系被视为君臣关系的表率,失去魏征后更是直言自己失去了能够指明自己过错的臣子。那么魏征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第一谏臣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魏征为何是千古谏臣的表率的详细解答。是一段君臣携手共创大唐辉煌的历史,同样的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政治智慧等着我们一一去发掘,去探索。

1.“隐太子”手下的能臣

魏征,字玄成,馆陶人士,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人,说起魏征的家世,其实也是北齐的名门望族,魏征的父亲曾经当过北齐屯留市的市长,可是造化弄人,在魏征还未出生之前,北齐就被北周所灭,而在魏征刚满一岁时,北周也被杨坚的隋朝所替代,一连串的改朝换代,不仅使得百姓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就连名门望族的日子也不好过,魏氏家族就这样从名门望族被硬生生折腾成了寒门。

身为寒门子弟的魏征年少时敏而好学,直到公元617年,魏征被隋武阳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的文学参军,专门负责文书卷宗工作。

公元618年,李密举兵失败后,魏征也随李密入关降唐,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第二年,魏征不得已向李渊主动请命,要求去招降李密的旧部。于是在魏征的成功劝说下,黎阳守将徐世勣归降唐朝。

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直到窦建德失败后,已经历经了五次易主波折的魏征,这才被太子李建成招募为东宫僚属,开始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

可在东宫之中,依旧暗流涌动,眼看着秦王集团势力的一天天强大起来,李建成所感受到的威胁也与日俱增,而作为谋臣的魏征同样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于是他想尽一切方法扩充太子的实力,以此来和秦王李世民相抗衡。而为了使得太子李建成多立战功来压制李世民,当听到刘黑闼起兵的消息后,魏征也为太子开始了谋划。

公元622年,刘黑闼举兵反唐,时任太子洗马的魏征劝说太子道:“殿下,这一次的机会您一定要争取到,一方面您可以建立大的功勋,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威望,另一方面您也可以通过这次的平叛,结交山东的豪杰,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听了魏征的建议后,李建成上奏李渊让自己前去平叛。

这次出征正如魏征所预料的那样,唐军大获全胜,李建成不仅给自己赢得了荣耀,而且他所施行的“亲民安抚”的政策使他在河北地区取得了很高的威望,就连当时的幽州总管罗艺都投在了他的门下。

从公元622年到公元626年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局面,魏征看到这种情况,就多次劝说李建成早做准备,先发制人,早点动手,将李世民置于死地,可没想到,太子李建成优柔寡断,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这也给了李世民最后的喘息机会。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诛杀,魏征也因为做过东宫属官被下旨入狱。

在狱中,李世民听说魏征曾多次劝说隐太子李建成将自己杀掉,就问魏征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当时按照我的话去做,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了。”李世民见魏征如此正直且忠心耿耿,于是赦免魏征,并让魏征当了詹事主簿。

当我们看魏征在建成麾下的这一段历史,不得不说“在其位,谋其政”,魏征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魏征总是一心为公,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可以说,魏征是想用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扶明主而安天下,尽早结束天下混乱的局面,为天下的百姓带来一个太平盛世。

2.助力太宗开启贞观之治

自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以来,天下初定,李世民便开始着手于民生、军事、律法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治理。

首先所要做的便是组建一套自己的政治班底,渴望向上、进取的李世民,对之前由隋朝旧臣和关陇贵族集团组成的保守宰相团,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而当李世民大权独揽后,便开始为自己的领导班子进行“大换血”,即将原来秦王府的官员转移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以此来代替高祖时期的旧臣,于是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为首的一大批秦王府旧臣进入大唐的权力中枢。

除此以外,唐太宗还启用了以魏征、王珪等为代表的东宫旧臣,而唐太宗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魏征、王珪等人,确实是才华出众,对于治国理政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他们的帮助,也就能更好的集思广益,为大唐中央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这种不计前嫌的做法,也能够充分体现自己作为一个君主的气度,而这对于天下初定,政局急需稳定的情况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时的魏征被任命为谏官之职,并可以时常进入权力中枢,参政议政,论政事得失。至此,魏征才算遇到了那个真正懂自己的君主,于是在政事上,魏征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心劝谏着唐太宗,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从而成为对唐太宗影响最大,对贞观善政贡献最多的那个大唐第一诤臣。

贞观二年,太宗的新政初显成效,唐太宗就自得的对大臣们说道:“天下人都说天子是无上的,是无所忌惮的,可朕就不同。朕总是上畏皇天之监临,下畏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人望。”李世民的这一段话,说白了就是在自卖自夸,充分表达了自己是多么的勤政为民,是一个多好的君王。

这个时候,魏徵发话了。他说:“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其实当我们认真琢磨魏征的这句话,听上去像是在赞美,实际上却是在针砭。因为“慎终如始”这四个字,才是这句话的关键,魏征也在通过这一种方式告诫唐太宗——陛下您这样的行为很好,但假如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现在高兴未免太早。

可在贞观六年,君臣双方之间发生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和交锋。事情的起因便是,满朝文武纷纷劝请太宗前往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在我国古代不仅是封建帝王向天地祭告的一种典礼,而且它还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和帝王功业鼎盛的标志。而在唐朝以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以及汉光武帝等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才敢举行封禅大典。所以封禅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而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请求唐太宗前往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之时,只有魏征表示了反对,他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道:“陛下您虽然勤政爱民,使得四夷臣服,让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自隋末乱世以来,百姓的生活并未富裕,国库也不充裕,而泰山封禅之路,路途漫长,势必要千骑万乘,耗资巨大,也会给沿途的百姓带来沉重的压力。如此仅图虚名而使百姓受到伤害的事儿,陛下您为什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大范围的洪水,封禅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贞观元年到贞观十七年,关于军政大事,魏征向唐太宗直谏不下五十余次,劝谏所上的奏疏多达200多条,“数十万言”。而他所提出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明君论,让唐太宗李世民能够以隋炀帝的“好自矜夸,护短拒谏”、“恶积祸盈,灭亡斯及”为戒,真正做到“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故此,在贞观之际,魏征直言敢谏,成诤臣之名,得千古之誉,也对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3.孤独之路上的大智慧

其实对于魏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魏征会走上一条谏臣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劝谏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好面子,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愿意整天被人批评、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了,更何况是封建时代,那些至高无上的帝王了,他们往往对于外界的批评始终存在着抵触的情绪,对于那些频繁劝谏的大臣,说的轻一点,可能招致皇帝的责骂和怨恨,严重的话,就会像比干一样,逃不掉被处死的命运。

那么,魏征是如何做到从谏如流,走上这一条为国为民的孤独之路的呢?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从魏征的政治抱负来看,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问过魏征想当个什么官,魏征说,他想当一个“良臣”。那么什么是良臣呢?

魏征回答说:“良臣就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不仅有着很好的名声,而且受到君主的高度重视,能够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忠臣”所要做的就恰恰相反了,像龙逄、比干那样,不仅使自己的性命不保,还将君王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里,最终,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当我们真正的读懂魏征的这番言论,其实他也在给后世的官员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臣子对自己的君主尽忠固然重要,但是这种忠心不应该是愚忠,而是巧忠。也就是说,进谏并不一定要蛮干、硬干,以直谏君王为荣,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劝谏的力度、角度、限度,以让君王乐于接受为前提,以刚柔相济、适可而止、实际有效为重。

可见就如古语所言:“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魏征的劝谏,就体现了这种委婉、中庸的政治智慧。

另一方面就要从当时魏征所处的朝堂环境说起,而如果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魏征选择的这条孤独之路,其实魏征的“孤独”也是他政治大智慧的另一体现。

贞观初年,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下,朝堂之上挂起了一股人人敢于犯颜直谏的清风。而拥有极大政治智慧的魏征明白,唐太宗李世民求谏的诚意和决心要远远大于历代帝王,并且他还有着从谏如流的见识和器度。因此对于唐太宗来说,他需要像自己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诤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征之所以敢于纳谏,勇于纳谏,也并不完全出于他的勇气和正直,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魏征对李世民有一个较为清晰且准确的认识。

除此以外,作为唐太宗政治班底的重要一员,曾经身为隐太子属臣的魏征,清楚地明白以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为代表的秦王府旧臣对自己的怨恨和排挤,而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让那些秦王旧臣对自己彻底放心,他必须“自污”自己,让自己成为上管国事,下管帝王家事和私生活的大唐第一谏臣,他管的事儿越多,和唐太宗的冲突越多,他也就越安全,所以对于魏征来说,他选择了孤独,通过自己不懈努力,造就了大唐的繁华盛世。

直到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李世民“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并且亲自撰写了墓志铭,书于碑石之上。

魏征的学识、才华和敢于真言,不仅使百姓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和利益,造就了贞观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之景,也让唐太宗李世民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就如太宗皇帝所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所以一代谏臣魏征的逝世不仅让大唐帝国少了一个守护者,让李世民失去了一个良臣,更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良师益友。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