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 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汉高祖

刘邦,一位才华横溢、胆识过人的伟大君主,他的一生传奇而辉煌。作为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以其智慧和果断的政治手腕,将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统一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无名小卒到一统天下的帝王,刘邦的战略眼光和治国才能,让人敬佩不已。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永远闪耀着光芒,成为永恒的传奇。

一代传奇—— 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汉高祖

提起汉高祖刘邦,不少史书文献记载给人的印象是流氓,无赖,贪财好色。《史记高祖本纪》也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给人的印象是刘邦出谋划策不如张良,治理内政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不如韩信,刘邦自己没什么本事,大汉王朝的建立全部都是手下人的功劳,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此三人又是何等人物,谋圣,兵仙,丞相萧何都是华夏几千年来各自领域排名前十甚至前五的人物,刘邦说不如他们丢人吗?而史记中还有后半句“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本文带领大家走近刘邦的传奇人生。

刘邦字季,沛县人,家中排行老三,年少时曾到魏国投奔信陵君,未果,那时信陵君已死(后来由于刘邦担任泗水亭长经常到关中出差,路过大梁多次祭拜信陵君),作为刘邦的偶像,信陵君之义贯穿着他的一生,而义也是刘邦人生的闪光点,对于他后来起兵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刘邦的义主要体现两点,一个是对朋友的义气,早期的时候,他的兄弟们犯了什么事情,基本上都由刘邦出面解决。在沛县的时候,刘邦身边的这群兄弟跟他一样,都没有什么正当的爱好。在平时的时候,他们就喜欢去集市上赌博或者斗鸡,比如刘邦就有一个兄弟叫卢绾。卢绾平时最喜欢在集市上面斗鸡,而且他不是那种斗了能赢的,他是花了很多的钱,把自己都赔本还赚不回来本钱的那种。但是斗鸡是会上瘾的,对卢绾来说,他非得赢一把才能结束,最后卢绾欠赌债,刘邦帮他还了赌债。

还有一次,刘邦因为开玩笑而误伤了夏侯婴,被别人告发到官府。当时刘邦身为亭长,伤了人要从严判刑,刘邦申诉本来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证明自己没有被伤害。后来证词又被推翻 ,夏侯婴因此受牵连被关押了一年多、受鞭笞刑数百下,终归使得刘邦免于刑罚。

刘邦会施舍给别人,很多人都受到过刘邦的恩惠,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记载,刘邦经常出去佘酒,因为他带动店家酒的销量,店家还会免除他的酒钱。

其二则是刘邦的仁义之心,刘邦押解囚徒前往骊山服役,半路上人有人逃跑,而其他人也不可能按时到达,刘邦索性释放杀了押解官吏,释放了剩余囚徒,自己也走上逃亡之路。

后来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其他人都劝他杀掉秦王,而刘邦认为杀掉投降的人不吉利,而放过子婴。

刘邦大军入秦和秦人约法三章,大军所过之地对秦人秋毫无犯,最终赢得秦人支持。

其中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多少记载比如,楚怀王曾称“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意思是沛公素来待人宽厚长者,可以派遣。郦食其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郦食其也说沛公是宽厚的大人物。

对比刘邦的仁义,项羽极其残暴不仁,项梁叔侄起兵之初为了争夺领导权杀死对他们有恩的会稽郡守殷通,巨鹿之战,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屠戮咸阳,火烧秦王宫,大火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熄灭,杀义帝,项羽平叛齐地时动则屠城,坑杀降卒。

假设最终项羽赢了楚汉争霸,最终也会成为一代暴君,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项羽的目的并不是夺天下,而是裂土封王,始皇帝统一天下的时间太短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诸侯争霸还深入人心,项羽以及各诸侯王都没有夺天下之志。

有人说刘邦的军事才能不行,被项羽打的连连溃败,真的如此吗?我想说刘邦的军事才能被严重低估了。

纵观历史,靠战争建立王朝的皇帝没有一个军事水平差的,刘邦不论是战场指挥能力,还是庙算水平都当数一流(《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也就是战略规划,例如我们伟大的教员,机会没怎么指挥过战斗,但一部《论持久战》把敌我形势,战争走向表达的非常到位,这也是他被评为军事家的理由。

刘邦的军事能力非常高,许多人看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被韩信项羽所吸引,他俩是什么人,一个兵仙,一个西楚霸王,羽之勇者,千古无二,自刘邦起兵开始,都是胜多败少,史记留侯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意思是张良曾经多次运用自己在《太公兵法》所学的知识来劝说沛公,沛公认为他说的很对,时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向别人讲述《太公兵法》,大家都听不明白。张良说:“或许沛公有着上天赋予的智慧。”张良是谁,谋圣,即便是有些名将都无法跟上他的思路,而刘邦却可以。

刘邦起兵之初,战争都是他亲自指挥的,胜多败少,韩信是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后才加入刘邦队伍的,后来平定三秦,也是刘邦亲自指挥的。

彭城之战是楚汉争霸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刘邦联合五路诸侯号称五十万大军攻打项羽都城彭城,在齐地的项羽帅三万精骑回援,最终大败刘邦联军,从战争角度来看,刘邦惨败,然而从战略角度来看,损失惨重的项羽,彭城被攻破,项羽从咸阳掠夺来的财富被联军洗劫一空,楚地经济被严重破坏,刘邦虽然在战术层面败了,但蜀地,关中两个产粮重地却能给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士兵和粮草,此后楚汉对峙阶段,刘邦派韩信攻略北地,自己来牵制项羽大军,才有了之后刘邦越败越强,项羽越胜越弱的局面。

战争不只是单纯的战争,后勤,外交,民心等都是战争的一部分,属于庙算,对于刘邦而言,其他方面是碾压项羽的,他可以在战场上失败无数次,而项羽不行,项羽的强在于他无敌的气势,如果在他最擅长的战场上失败的话,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围,项羽为何不渡乌江?他知道即便是渡过了乌江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为何史记上记载楚人老农故意给项羽指错路,导致他被汉军追上?因为项羽已经失去了楚人的民心和支持,楚人选择了同为楚人的刘邦

刘邦统一天下后剿灭诸侯王的战争几乎都是摧枯拉朽的,刘邦不仅有统帅大军的能力,更具有庙算的才能,除却韩信和项羽,刘邦的军事才能应该能排到第三位,至于后期白登之围,根据史记记录白登山之战前,汉军连战连胜,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夏侯婴: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阳千户。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樊郦滕灌列传》灌婴: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石。至平城,为胡所围,从还军东垣。根据夏侯婴传,汉军解围后,与匈奴还有战斗“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白登山之围后也是汉军胜。

你可以想象一下,秦末诸侯争霸,哪个诸侯手下有过万的骑兵几乎都是强大的存在,彭城之战项羽三万精骑大败刘邦联军,除了项羽的勇猛,三万精骑才是主力,汉初经历连年战争,百废待兴,天子座驾连四只同色马都凑不齐,加之刘邦集团对匈奴实力不了解,而匈奴有韩王信和陈豨两个带路党对汉军的实力了如指掌,即便如此汉军依旧连战连胜,以至于刘邦先头部队与后面的步兵相隔太远,被围困与白登山,估计当时刘邦见到四十万匈奴骑兵的时候也懵逼了,在他们看来入侵的匈奴有个十几万骑兵已经了不得了,结果可想而知,然而面对刘邦几万先头部队,冒顿单于围攻七天七夜都没打下来,汉军的战斗力使他为之胆寒,加上汉军的后续部队即将到来,若继续包围,唯恐被汉军反包围,此时刚好陈平贿赂单于老婆,冒顿顺水推舟,把包围圈放了个口子,如果能够在汉军突围中歼灭对方最好,如果对方突围成功匈奴大军也能顺势退去,刘邦突围后汉军又大败匈奴,除了被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之外,汉军几乎没有败绩,后世文人为了抹黑刘邦,把白登山之围描写成刘邦大败,靠贿赂匈奴老婆才得以脱困,凡是动点脑子就知道,近百万人的国运之战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女人而退却。

后世抨击刘邦擅杀功臣,事实如何呢?楚王韩信在楚汉争霸关键时期携功讨赏,如果你是刘邦会如何去做?天下一统后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然韩信不甘与陈豨密谋造反,最终被吕后与萧何设计诛杀。

梁王彭越:被怀疑造反,最终被诛杀,其实彭越才是最冤枉的一个,然而刘邦怀疑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说有病,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 刘邦很生气,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 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不听从他的意见,仍然说有病。他的太仆向刘邦告发彭越要造反,刘邦最初只是将彭越贬为百姓,最终因为吕后,彭越被诛杀。

淮南王英布:因为韩信,彭越先后被杀起兵造反,刘邦震惊之下,御驾亲征英布,英布战败被杀。

赵王张敖:秦末起义军领袖张耳之子,娶刘邦长女鲁元公主,汉高祖称帝时,张耳已死,张敖继承了赵王位。因为刘邦对张敖无礼,张敖的臣子想要杀死刘邦,事情败露后刘邦废掉了张敖的王位。但因为鲁元公主的关系,刘邦并没有杀张敖,改封其为宣平侯,富贵终生。

韩王信:韩国宗室,在楚汉相争时被刘邦立为韩王。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真的投靠了匈奴。后来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战败被杀。

燕王臧荼:臧荼是燕国旧将,秦末时追随项羽参与巨鹿之战,因功被封为燕王。项羽失败后,刘邦大肆屠杀项羽旧将,臧荼害怕被杀,起兵反汉。刘邦亲征臧荼,臧荼战败被杀。臧荼是曾外孙女即是汉景帝王皇后,也就是汉武帝的母亲。

燕王卢绾:卢绾是刘邦发小,自起兵就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臧荼被消灭后,刘邦就地封卢绾为燕王。但卢绾一旦成为异姓王,刘邦马上也对他不放心起来,卢绾见韩信、彭越都被夷三族,内心恐惧,最后带着家人亲信逃亡到了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后死与匈奴。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刘邦终归师出有名,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到刘邦建立大汉,期间只有始皇帝短短十五年的天下一统,分封制始终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异姓诸侯王的存在会让七国贵族以及许多野心家冒出不该有的想法,几百年的战乱,人们需要一个强盛统一安定的生活环境。

后世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

司马迁: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

李世民:“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敬仰刘邦,故兼姓刘氏;又以萧何助刘,故变其母族、后族为萧氏。

苏辙:“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约瑟·汤恩比:“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透过问题看本质,为何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刘邦的形象是流氓无赖,运气好,靠韩信张良萧何的帮助才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擅杀功臣,屡战屡败,后来又被匈奴按在地上摩擦。

其实跟他的重孙汉武帝刘彻有撇不开的关系,从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了我们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史记记载刘邦看不起儒生,曾在儒生帽子里撒尿,作为后辈,总有些儒家后人看不惯刘邦侮辱儒家前辈,作为掌握封建王朝两千多年话语权的儒家自然要抹黑刘邦,然而刘邦的伟大他们无法掩盖,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动一些春秋笔法。

刘邦出身微末,四十八岁起兵,仅用七年十年,靠着仁义之心,知人善用,厚黑学以及起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平定秦末乱世,开创了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盛大一统王朝,如果没有刘邦,始皇帝的心血会覆水东流,华夏或许还会回到诸侯并起的时代,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正是有了刘邦这样的一代传奇,才推动了我华夏文明的发展。

致敬先祖刘邦。

文章参考《史记》,下一期我们来揭秘一下秦末最大的骗局——农民起义。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