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怎么死的,闯王李自成是怎么死的

众所周知,闯王李自成是导致明朝覆灭的推手之一,不过他在推翻明朝的统治之后,其胜利果实却是让清朝给捡了漏,不仅葬送了新生的大顺,其本人更是死于非命。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李自成是怎么死的,有传闻说他是死在了逃跑的路上,被山间游民给顺手杀了。但也有说他隐姓埋名,带着全部家当过着富裕的一生。那么闯王李自成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自成是怎么死的的详细解答。

正史中关于李自成的事迹记载于《明史》卷309《李自成张献忠传》,其中关于李自成之死是这么描述的:……自成走咸宁、蒲圻至通城,窜于九宫山。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或曰,村民方筑堡,见贼少,争前击之。人马俱陷泥淖中。自成脑中锄死。剥其衣,得龙衣金印,眇一目,村民乃大惊,谓为自成也。时我兵遣识自成者验其尸,朽莫辨。……

《明史》乃清朝所编,这是清朝史官对李自成之死的记述。其大概意思是说,公元1645年9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败退至湖北九宫山。因军中缺粮,李自成率领20名骑兵离营寻找食物,结果死于村民之手。清军曾经安排人去辨认尸首,因腐烂,无法确认是否李自成本人。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书写历史的人是主观的。正史未必是信史。同样根据《明史》记载,在李自成死后,其侄李过继任大顺军首领,不久后即投靠了南明总督何腾蛟。此时大顺军尚有十几万人。那么合理推测,1645年9月时,大顺军至少也不会少于十万人。对于一位拥兵十万的统帅来讲,再缺粮也犯不着亲自出去寻找食物。在退往九宫山之前,大顺军刚在九江遭到清军突袭,损失了包括刘宗敏、宋献策等人在内的许多重要文臣武将。撤退途中,又不断遭到清军和南明军队、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久历行伍,戎马生涯十余年,最基本的敌情观念应当是有的,更应该懂得统帅安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怎么可能会在形势严峻、强敌环饲的情况下,只率少量人员便轻率离营远出呢?这明显不合常理。

1641年,李自成率军攻打明军防守的开封时,被流失射中左眼,但只是眼皮受伤,未伤及视力,到不了眼瞎也就是“眇”的程度。更何况,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当兵打仗的人,身有刀箭之伤,是常见的事。仅凭“眇一目”,便推测死者是李自成,依据是不够充分的。“龙衣金印”更说明不了问题。李自成当时已登基称大顺皇帝,皇帝用的印信都有专人保管,哪个皇帝会在外出时,自己随身携带印信呢?反而是一些低级官吏有这个习惯。明朝服饰礼仪仿自宋朝,皇帝穿龙袍,文臣武将穿蟒服,衣服上绣的是“龙”还是“蟒”,一般的百姓不一定分得清,误将“蟒服”当成“龙衣”,可能性是有的。

从服饰、印信以及随行人员数量判断,死者应该是大顺军的一名较低级将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大顺军退至九宫山一带时,军中缺乏粮草,于是一名将领率队出去寻粮,与村民发生冲突丧生,但被村民误以为打死的是李自成。这个消息传开后,处于困境中的大顺军决定利用这一错误消息,将计就计。一方面借机改善大顺军的处境,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李自成。如果让人确信李自成已死,清军有可能不再将大顺军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另外,李自成进攻北京,逼死祟祯,成了大顺军与南明政权之间和解的政治障碍。李自成若死,则大顺军与南明政权之间合作的最大障碍就会消除。这都可以让大顺军获得喘息的机会。假如时局能够逆转,大顺军反败为胜,李自成随时可以宣布复出,时局不能逆转,则隐居安度余生。事实上,李过率领大顺军接受南明政权收编,被南明政权承认了合法地位后,不但解除了来自南明的军事威胁,而且得到了一定的粮饷接济,处境有了很大改善。

大顺军接受南明收编后,先是从湖北南下进入湖南,继而又折返北上,在四川东部与湖北西部一带开展抗清斗争,直到1664年最后失败。在此期间,再没有关于李自成的消息。近年来,有考古队在贵州一偏远山区发现了清朝早期的一处墓葬,经专家对墓中的遗物进行考证,判断墓穴的主人有可能是李自成。贵州与湖南毗邻。这样看来,大顺军当年南下湖南极有可能是掩护李自成寻找安全的藏身之地。李自成应该是在隐居生活中寿终于天年。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