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传奇生平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才女,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词人,而且还在当时被人称为“才女中的佼佼者”。她在传统文化中被尊奉为才女典范,其诗词创作及其生平经历也成为了后人深入了解宋代文学及女性文化的窗口。在她短暂而风华正茂的生命历程中,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文学创作。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婉约派代表诗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诗、词、文、赋、金石、书、画,皆有建树。在高山林立的宋代诗坛,李清照奇峰般矗立其间,境界之高,立意之深,不让须眉。除了广为传颂的诗词,她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堪与男儿比肩的英雄气概,更是无人超越的存在。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传奇生平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书香门第。父母之所以给她取名“清照”,希望女儿有清泉照影,心底澄澈的高洁人格。与当时封建家庭不同,李清照的父母很开明,从小教她棋琴书画,作诗赋词,玩弄笔墨,尽览家中万卷书,与男儿无异。因为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小时候李清照就有一颗自由自在的女儿心,有不拘一格的超越性别的独立思想。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他和廖正一、李禧、董荣合称“苏门后四学士”。母亲是当朝宰相王珪的大女儿。王珪有个儿子生了两个女儿,也就是李清照的表姐表妹。表姐嫁给了蔡京,蔡京先后任宰相17年。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表妹嫁给了秦桧,秦桧是后人皆知的大汉奸宰相。李清照幼年丧母,父亲娶后母,后母也是出身名门,祖父是当朝状元王拱辰。王拱辰中状元时年仅18岁,和欧阳修是连襟,就是他俩娶的是姐妹俩。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父亲赵挺之官至宰相。赵明诚的表弟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当时为官之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而来,能谋得如此权位的都是人中龙凤,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超级学霸。可见,李清照背后强大的家族势力,以及深厚的家族文化渊源。李清照具有超人的才学和胆识不是偶然。

李清照六岁便跟随父母来到大宋京都汴京,即现在的开封。父亲是教书的,任职于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是专用培养国家高级人材的机构。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日,家里宾朋满座,父亲好友张文潜写了一篇《浯溪中兴颂》,大家品读欣赏叫好。气氛热烈融洽之时,有人谈笑问她,清儿,你看叔叔写的怎样?李清照读完,说:“为什么大家都是歌功颂德,而忽略了其淫奢腐化的一面呢?”大家颇为惊奇。“那依你看,该怎么写呢” 大胆的李清照提笔润墨,写出了传唱至今的“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大意是唐朝军队屡次打败仗,原因在哪儿呢?马都给杨贵妃送荔枝用了,上战场的自然是一些不堪的劣马。令在场的达官贵人大惊失色,暗暗称奇,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思想,着实不同凡响。一时轰动汴京,大学者朱熹惊讶地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就是说万万没想到,这些话竟然出自一个女孩子之口。后来,她填的更多的词传了出去,很多人看后都说:“我们男人,也写不出这样立意高远的文章”。于是李清照在京城声名大噪,便有了“才女”之名。

16岁的时候,李清照认识了父亲的学生赵明诚。父亲早就对这个学生赞赏有加,是个才貌双全的青年才俊。赵明诚出身于高官之家,父亲赵挺之当时任吏部侍郎,位高权重,是朝廷的三品大员。两个人一见倾心,再见倾城。虽然两情相悦,但当时朝政之上党派分裂。两个家庭分属于不同的阵营,恐怕结亲也是有所阻碍。两个人暗里情书往来多时,赵明诚发挥聪明才智,为了说服父亲娶到李清照,那是脑洞大开。

有天大早上,明诚就跑去找父亲赵挺之:爹爹,为儿我昨晚做了个怪梦。梦见高人给我说了很多,内容我记不得了,只记得其中三句话,百思不得其解,你帮我理会一下其中深意吧。”父亲问:“什么话?”赵明诚说:“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看后,沉吟片刻,说:“第一句言既与司合,‘词’字。安上已脱帽,‘女’字无疑。最后一句芝芙草拔,草字头没了,剩下“之夫”。串起来自然就是‘词女之夫’。莫不是说你要娶个词女为妻?”赵明诚心中一喜,说:“词女,汴京还有词女?”赵挺之说:“还真是有一个,李清照。”就这样,两个人如愿以偿,结为百年好合。李清照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到来了。

婚后,夫妻琴瑟和鸣,赵明诚喜欢金石古玩,李清照爱屋及乌。早年两人经济不独立,为了收藏各种书籍和古玩,常常捉襟见肘。天生丽质的李清照不施粉黛,不穿金戴银,节衣缩食以满足丈夫的爱好。每逢初一十五,赵明诚必然回家拿上几件衣服,到典当行里去抵押换些银两,拿着这些钱赶赴庙会。因为庙会上往往有很多人展示自己家藏的各种宝贝,赵明诚流连期间,碰到中意的,二话不说就买走,从没有空手而归。曾有人拿一幅名画找他收购,他看后爱不释手,连连应允。卖画的人要价20万,一听价钱俩人面面相觑,手中银两不足呀!可是俩人心有不甘,提出来在家放一夜细细欣赏。别人答应了,晚上两个人展开画作,是看了又看不忍放下。无奈筹措不出银两,第二天又不得不沮丧的物归原主。日子久了,拿回家中的物件越来越多,李清照提议,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归置这些玩意。就是有名的归来堂,相当于今天的私人收藏馆,分门别类存放不同朝代的不同古籍古玩。

李清照喜欢饮酒打马,有人统计过,李清照留下的诗词中有一半都和酒有关,人家是无酒不成宴,她是无酒不赋词。在喝酒上,和唐朝大诗人李白有得一拼。李清照婉约诗词之外,不乏豪放,大概也与她的喝酒有很大的关系。酒能助兴,能激发坦荡激昂的胸怀。李清照爱好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从她做的打马图经序,不难看出她对打马的爱好和精通,对打马的技巧和情趣也是如数家珍,传说她出门都带着打马道具,随时随地的玩耍。大赌伤身,小赌怡情,李清照是一个懂得休闲和生活情调的女子。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饮酒赋词,抛头露面,赌注做乐,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赵明诚一一应允,陪她作诗,教她对赌,对饮小酌、把酒月下更是家常便饭。一日,志趣相投的两人喝到尽兴深夜入睡,夜晚狂风暴雨,第二天早上赵明诚先起床,醉酒慵懒的李清照起身问:“昨晚下了那么大的雨,窗外的海棠花还好?”赵明诚拉开窗帘,探头望向窗外的花草,答道:“虽然昨夜下了一场,还好,海棠花凋落不少,叶子倒是被大雨冲洗的更碧绿了。”李清照听罢兴之所至,吟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现出李清照对海棠花被风吹雨打的担心,以及她对海棠花的呵护怜惜之情。夫妻如胶似漆,伉俪情深,这样逍遥闲适的日子可真短啊,也许是老天嫉妒他们的幸福,公元1127年,随着金兵的入侵,李清照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命运的小舟载着她身不由己,颠沛流离、动荡不安成了她下半生的主旋律。

战事的需要,朝廷命赵明诚为京城知府。在他上任之后的一个深夜,京城意外发生叛乱。赵明诚本应恪守职责,与叛贼决战到底的,但他身为一方长官,却是玩忽职守,草率收兵,弃城仓皇逃跑了。不负责任的赵明诚事后被朝廷撤职,令李清照甚是失望。他们一路逃难至乌江时,在当年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这就是至今传唱不衰的夏日绝句这首诗,李清照手起笔落,力透纸背,直指人心。这是一个柔弱女子对西楚霸王最深切的挽歌,在李清照心目中,那个不肯偷生回江东的项羽,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李清照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亲自上阵保家卫国。一个柔弱的女词人蕴藏着的铮铮铁骨,令七尺男人汗颜。弃城的赵明诚闻言更是自愧不如,李清照这首诗对他刺激颇大,心中不免郁郁难解。第二年,赵明诚被召回,重新任命去战场,本想在这次战场上有所作为的赵明诚,在奔赴战场的路上,因为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病死途中,李清照从此和爱夫阴阳两隔。

赵明诚死后,46岁的李清照独自一人,整日埋头于金石收录的繁琐事务中,以逃避丧失之痛。赵明诚的朋友张汝舟出现了,他嘘寒问暖,极尽关照,给无聊寂寞的她带来了短暂的温暖和依靠,被张汝舟的举止打动,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婚后,这个男人很快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对李清照不再有温情蜜意,反而出售一些李清照视如珍宝的藏书。原来他觊觎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多年的藏品久矣。和李清照结婚,纯粹是为了霸占家里收藏的金石古玩。在李清照明白他的企图后,俩人撕破脸皮,张汝舟对她拳脚相向。李清照痛苦万分,后悔不迭,思虑再三,终于决定绝地反击。之前李清照掌握着张汝舟科举作弊的证据,她决定举报丈夫,然后和他离婚。在那个时代,丈夫就是女人的天,天命不可违。法律规定举报丈夫是要坐牢的,不管举报是否属实。李清照痛定思痛,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她宁愿坐牢也不愿过这种苟且偷生的日子。她举报丈夫后如愿离开他,自己却是身陷牢狱,在朋友的多方营救下,在监狱中囚禁几日后被释放了。她遇人不淑后,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奋力反抗,宁愿玉石俱焚的这份勇气,放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李清照骨子里的独立,令现代女人也望尘莫及。

摆脱掉那段黑暗屈辱的婚姻生活,李清照已届花甲。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外面的世界已经让人心灰意冷。当时形单影只的她,忧国忧民也于事无补,弱小的个体在时代的大潮下显得如此的单薄无力。她已看透世事,没有烦忧可以打扰到她。她的世界只剩下金石录。她沉浸于和赵明诚的文物收藏鉴定事业中,心无旁骛。醉心完善《金石录》,她四处奔走,多次请教名家大师,查证资料,追溯渊源,呕心沥血,整理编纂,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残灯孤影,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也了却了自己和丈夫赵明诚的意愿。李清照欣慰的想,可以安然地去见她的爱夫赵明诚了。《金石录》收录了无数的传世钟鼎碑版铭文,资料记录详实,年代考证精准,为世人留下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与欧阳修的《集古录》被后人并称为“欧赵之学”。更是被无数专家赞誉,称之为历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

宋高宗二十六年,即公元1156年,李清照在孤独和寂寞中、带着对往昔人事的回忆和对国家命运的无限担忧,走完了历经风霜的一生,生命定格于七十二岁。李清照生不逢时,虽然出身名门,少年成名,早年顺遂,怎奈国运不佳,连年战事,中年丧夫。覆巢之下无完卵。她靠着充沛丰盈的精神力量,度过了拮据凄苦的晚年生活。李清照经历了上半生的完美幸福,下半生的凄苦冷清。回望此生,笑靥如花的少女;甜蜜肆意的少妇;悲观失望的人妇;通透淡然的老妪,成就了一代胸怀大义的巾帼诗人。千帆过尽,留给后人一个难以跨越的山峰。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