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权臣董卓又是怎么把持朝政的?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黄巾之乱平息后,人们的心已经起起落落。权臣董卓控制政府,废汉少帝立刘协为帝,彻底掌握政治事务。各地纷纷起兵反董,形成了地方军阀势力。下面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汉灵帝于188年去世,戚宦之争再次发生。宦官简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将军何进,改立王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刘辩成功继立后,何进和袁绍等士大夫试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等宦官。何进还让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带兵增援。宦官们先发制人,在董卓军到达洛阳之前杀死何进。而袁绍则以报仇为名率军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尽管困扰东汉数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争已经结束,但也方便董卓率军入都,顺势夺取朝政大权。

  为了夺权,董卓开始铲除反对者,残忍的手段引起了很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城市禁卫的丁原,夺取军队。曾经掌握兵权的将军,如袁绍和曹操,纷纷逃离首都洛阳。最后,董卓废除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了刘协为帝,历史上称之为汉献帝。到目前为止,董卓已经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东郡太守桥茂以京师三公的名义向全国各地发出声明,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系全国各地的牧羊人、刺史和太守,讨伐董卓。共有11路地方军加入,群雄并起,推袁绍为盟主,历史上被称为“关东军”。为了避开它的锋芒,董卓劫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火烧旧都洛阳。与此同时,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真正出兵与董卓作战,但由于持久力不足,关东军也解散了。此后,群雄分开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控制朝政。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用《英雄记》说:“东郡太守桥茂诈骗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法自救,希望义兵解国。”

  192年,董卓最终被司徒王允和下属吕布等合谋刺杀,他的族人也被屠杀。不久,董卓的下属李珏、郭泗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王允,吕布兵败逃亡,李珏等人劫持汉献帝,专政四年。与此同时,凉州马腾和韩遂也率领军队接近长安。李珏派郭泗、樊稠、侄子李利在长平观击败马腾等人。195年,由于李珏与郭思等人内部不和,发生内斗,分别劫持献帝与大臣,长安陷入战争。

  七月,汉献帝离开长安,开始东归洛阳。李珏和郭泗等人又联合起来,追求献帝。然后汉献帝派人与李珏、郭思讲和,停止追击。196年,献帝流亡,回到已成废墟的洛阳老都,随后曹操迎奉徐都,以汉献帝胁迫其他诸侯,历史上被称为“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第二年,郭泗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李珏,李珏被杀,至此关中初定。

  在反董卓战争和后来的相互攻击中,地方州县长官逐渐壮大了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分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