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偷渡阴平而灭蜀成功,中间充满着哪些侥幸因素?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有趣的历史小系列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邓艾抄袭成都的详细介绍。如果刘禅守住姜维从后攻击,蜀国能得救吗?让我们看看!

  在这种情况下,形势肯定会逆转,蜀汉当然可以得救,魏军这次大规模伐蜀就会失败!

  如果刘禅死守,奉命迎击邓艾的诸葛瞻不会浪战,导致全军覆没,造成邓艾长驱直入成都城下的危局。

  只要诸葛瞻守城,坚壁清野。那么,即使孤军深入的邓艾部勇敢善战,也会在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军心士气也会慢慢松弛。当姜伟带领蜀军野战兵团主力回到老师身边时,邓艾的结局一定是军覆死亡。在剑阁关前不能前进的钟会,顿兵早就退缩了。魏军一听到邓艾败亡的消息,马上就退役了。汉中也会失而复得!

  以上假设不是虚构的,而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几乎发生了!

  邓艾渡阴平孤注一掷。

  司马昭决定伐蜀。魏军分两路进兵,计划以邓艾一路围歼屯兵中姜维,钟会一路直接进入汉中。

  然后,就在钟会在汉中势如破竹的时候,姜维打破了邓艾的重兵围堵,飞师帮助汉中。当然,汉中已经失去了,但姜维和廖华等将军联手,牢牢守住了剑阁的天险。

  剑阁,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当然,姜维手下蜀汉最具战斗力的5万精兵并不全是守关,而是在魏军懈怠的时候,用奇兵反败为胜,重新夺回汉中的机会。

  此时,魏国伐蜀大军在危险之下,实际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你犹豫不决,让蜀军从小道分兵,切断退路粮道,也许是魏军被打败了。

  此时,邓艾自告奋勇,请兵偷渡阴平小道,以奇兵袭击蜀国。若邓艾行动失败,则伐蜀失败!

  诸葛勇的轻敌浪战,埋葬了蜀汉国内的后备机动兵力,进而促使蜀后主抵抗意志崩溃。

  冬季公元263年。

  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带领全体精兵,历经千辛万苦,穿越阴平小道,从高山中钻出,攻破江油城,进入蜀汉。

  史书没有详细记载邓艾有多少兵力。

  仅从翻山越岭偷袭的特点来看,最合理的数字就是五千战兵加辅兵最多一万人,永远不会超过一万人,而且都是步卒,没有骑兵!

  为此,蜀汉集中了中国所有精锐部队78万人,以诸葛亮之子、蜀汉卫将军诸葛瞻为将军,带领张飞的孙子、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玉林右督李珠等人为副将军,带领军队围剿这支敢于独自深入的敌人。

  按理说,敌寡我众,蜀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弱,以多击少,胜利是必然的。

  然而,这支兵利甲坚的蜀军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

  尚书郎黄崇认为,要迅速抓住危险的地形,把邓艾堵在山区,绝不能让敌人进入平原!

  这个战斗计划无疑是最正确的。因此,只要蜀军坚守墙壁,没有后勤支持的邓艾部,就会被困在山里。

  但诸葛瞻大概是靠兵多,想用野战歼敌,建立威望,所以没有采纳黄崇的意见。

  因此,远道而来,死地而后生的魏军长直奔,蜀军首战失利。诸葛瞻屯兵绵竹,与邓艾形成对抗。

  此时,如果诸葛瞻坚持不战,那么只要拖到姜维的百战精兵回援,蜀军还是赢了!

  然而,也许诸葛瞻也不服姜维,他固执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歼灭百战宿将邓艾,这样悲剧就注定了!

  不得不说,蜀军的战斗力还不错。

  在两军大战中,邓艾之子邓忠和老师分左右路攻打蜀军,先后被蜀军击败。

  精通兵法的邓艾知道,这场战争是生死存亡决定蜀国归属的关键战争。因此,我们应该以败军罪斩首我们的儿子邓忠和师傅。本质上,我们应该向全军宣布决一死战的决心。

  因此,邓忠和师籍二部,都怀着必死之志第二次发动猛攻,邓艾本人也督促中军进攻,大打破诸葛瞻,蜀军崩溃。

  是役,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尚书张遵等都阵亡。

  从绵竹到成都,再也没有可战之兵了。然后邓艾长驱直入,逼迫后主刘禅!

  当刘禅的投降诏书送到剑阁前线的姜维大军时,营中士兵得知前方还在战斗,后方已经先下降时,士兵群情汹涌,咬牙切齿,拔刀拔石。

  蜀军高昂的斗志让魏军指挥官钟会看到了,不禁赞叹。正因为如此,钟会才生出了一个小心思,把蜀军抓在手里,引来自己的利用。

  因此,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成功,中间充满了侥幸。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