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的丧葬有哪些习俗

佬族丧葬习俗

佬族非常重视老人谢世后的葬礼。他们总是虔诚而隆重地举行葬礼,以表达他们的悲伤。丧葬礼仪复杂,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特色浓厚。在佬佬族文化中,当老人日夜与自己相处时,活着的人感到深深的悲伤,总是虔诚而庄严地举行葬礼,以表达悲伤,从而形成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葬礼礼仪和墓葬文化。你对那些关于佬佬族的丧葬习俗了解多少?

一、报丧祭供

在老人去世的报丧仪式上,有的地区放鞭炮报丧;有的放枪三响,邻居听到声音,要帮忙治丧。黔西老人死亡,请死者已婚女儿和女婿葬礼,葬礼不得进入女儿居住的村庄,只能在村外大声喊叫,女儿和女婿听到,立即把桌子放在十字路口,桌子上有食物插入香竹管,倒三杯酒,抓鸡当场屠宰。然后点香烧纸祭哀。

祭祀结束后,哀悼者进屋。丈夫家煮鸡祭祀后,请哀悼者食用。随后,夫妻俩拿着伞,拿着盖布、香纸、火炮、鸡、猪、菠萝饭(宰杀的鸡去毛,取出内脏后,腹腔内塞一碗饭)、唢呐队赶到母亲家参加祭祀。已婚女儿一进门,就在菠萝饭上祭祀哭泣。其他近亲也为菠萝饭献供。

二、歌舞踩堂

这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是他们葬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他们的大部分地区都很流行。老人去世后,巫师主持了隆重的“踩堂”仪式,在停灵期间(通常是二三天),很多亲戚朋友在灵前“打鼓唱歌,男女围尸跳跃”。在仪式上,佬族巫师和民间歌手唱着丧葬古歌。其内容包括追溯天地初开、兄弟姐妹开亲、引进稻谷的神话传说,描述死者灵魂跟随雄鸡指路、与祖先相聚的情况,以及生者为死者祈祷祭祀的内容。

丧葬古歌有固定的格式、长度和魅力。有些描写风格根据现实生活而注重现实主义,有些则具有强烈的戏剧色彩。例如,描述死者灵魂与祖先相遇的过程是生动的。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歌手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以后,佬佬族丧葬古歌陆续挖掘整理,大部分古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成为当地博物馆和文化中心的收藏。每当老人死后,他就把死者停在大厅里,然后在灵前跳舞,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灵堂通常位于堂屋内,因为它在灵堂前跳舞,所以被称为踩堂舞。

舞蹈时,三四个人分别吹芦笙、打钱杆、摇铃、跳丝刀作为前导。无论男女,他们都手拉手走在后面。其他几个女人,或者拿着火炬,或者拿着酒壶,或者拿着茶盘,把酒碗或酒杯放在盘子里,向队列旁边的舞者敬酒。人们边跳边唱挽歌,歌词多传达死者的生活事迹。舞蹈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变成虚步,时不时伴随着“呵呵,呵呵”的呼喊。舞蹈过程主要取决于队形的变化。舞蹈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

在古代,舞蹈是在坟墓前跳舞和唱歌。由于地形的限制,它改变在大厅里;起初,我只吹芦笙和钱杆。后来,当我看到汉族人做“道场”时,巫师经常拿着丝刀和令牌驱鬼,然后逐渐学会了跳丝刀。仪式上还有一种民间舞蹈,是由巫师引导的“茅草舞”。这种舞蹈是用茅草绑在舞者身上,用长刀跳舞,驱鬼除魔。

三、绕棺祭奠

大部分地区都有为亡人绕棺祭奠、开路送魂的礼仪习俗。黔西北的老人病危弥留时,不能平躺在床上,必须由他的儿子坐在床上落气。老人死后,他把黑布缠在死者的腰上,然后把尸体移到炉子旁边临时铺好的垫板上,或者埋在棺材里。他的巫师主持了棺材周围(也称为尸体周围)的祭祀仪式,即儿孙们各捧香,女婿们捧着祭品和灵牌,排队用巫师的念经声从左到右绕棺材三圈。

然后给老人献上一只雄鸡、三只鸡、一头猪等供品,巫师念祝词,做法(即“做斋”),以示幽灵带到阴间享用。然后,杀死雄鸡,然后绕棺材一周,把鸡扔到门外,葬在山上。芦笙等乐器多伴奏绕棺仪式。有的地区绕棺礼毕,用松枝在屋外平地上搭一座高丈余的灵房,称为“戛房”。棺材绕过后,将棺材移入戛房,举行开路送魂仪式,也由本族巫师主持。

开路时,巫师提到一只公鸡爬上屋顶,房间里的人穿过屋顶。巫师用公鸡砸飞镖,死后扔出门外。然后,巫师坐在棺材旁边背诵开路祭词(也称为路经)。具体内容是送魂之旅,一站一站地把死魂送到祖先家,与祖先聚在一起。开路送魂仪式结束后,即葬礼。葬礼结束后,一些地方将牛角挂在长竹竿上,插入坟墓。

四、独特的葬式

早期不埋地,埋在岩穴内。岩洞一般是天然洞穴,少数是人工凿成的,多选择在水滨悬崖上。在没有岩穴的地方,将棺材放在岩阡上。有的还在岩穴内垒土为坟。在现代正安、石阡等地,岩穴埋葬者仍然有用。古代的佬佬族也一般用薄石板镶嵌成石棺,将尸体放入其中,或用厚石板砌成棺材,将木棺陈放在棺材中。前者叫石棺墓,后者叫石板墓。石板墓通常数字和函并列,每个函的内壁都有方孔相连。

黔北地区的一种“生基”坟仍然盛行。坟墓镶嵌着厚厚的石板,外垒土成圆形,前立着花鸟等石刻的戴帽墓碑。因为这种坟墓是在墓主生前建造的,死后埋葬,所以被称为“生基”,实际上是石板墓的发展。埋葬方法也各不相同。许多石板古墓不顺山,而是头朝山麓,脚朝山顶,与一般顺埋相反,因此民间有“横苗倒佬佬”之说。甚至有垂直埋在头顶和脚上的方法。清代中叶以后,大部分地区的墓葬逐渐被埋葬。垒土为坟,与汉族葬式相同。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