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文化 汉族戏剧发展史简介

  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叫“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北方民间流行音乐的元曲音乐。其中,单曲称为小令,同一宫调七声阶北曲的几首单曲按照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南方戏曲独称“南戏”,由五个声音阶的南歌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了“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朝以后,杂剧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立于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为昆曲。《传奇》音乐包括《海盐腔》、《益阳腔》、《余姚腔》、《昆山腔》。它的名声在明朝很明显,它的形成始于宋朝和元朝。

  北方有《秦腔》,起源于陕西,以枣树梆子为板,因为叫《椰子腔》,音乐高亢激动。又有《西秦腔》,起源于甘肃,音乐苍凉深沉,后演变成《西皮调》。《西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相结合,分别形成了《西路》和《东路》。《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山西梆子》,在河南形成了《河南棒子》,在河北形成了《河北棒子》。还有《弦索调》,是一种以三弦或琵琶为伴奏的歌唱曲调,明初起于中州。传到江南,发展为太仓、苏州、嘉定三派。

  清初,江西有“二簧腔”,传到安徽、湖北、广西。又称“湖广调”,或以湖北黄冈、黄陂命名为“二黄”,将“西皮调”与“二簧腔”相结合,形成“皮黄腔”,是徽剧、汉剧的戏曲音乐基础。1870年,《皮黄腔》进入北京,形成了京剧。此后,一些戏剧性的音乐逐渐形成,基于昆腔、高腔、梆子、皮黄、弦索等五大声腔系统,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如《昆剧》、《徽剧》、《汉剧》、《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赣剧》等。

  说唱音乐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以苏州弹词为代表的弹弦乐器琵琶和三弦伴奏。清中叶,苏州弹词以不同的曲调风格分为陈调、俞调和马调。著名艺术家有陶贞怀、丘心如、陈瑞生、梁德绳、王周士、陈遇乾、余秀生、马如飞、陆士珍、姚似璋、赵湘舟、王石泉等。演员们还伴随着三弦、琵琶、四胡等弦乐器。“鼓词”又称“大鼓”,是冀中“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最早的。著名艺人有郝老凤、王小玉、马三峰等。

  自1984年以来,新的地方剧种不断涌现,如《评剧》、《越剧》、《楚剧》、《淮剧》、《粤剧》、《潮剧》、《锡剧》、《琼剧》、《扬剧》、《宁波剧》、《黄梅剧》、《泗州剧》、《云南花灯》、《湖剧》、《杭剧》、《相剧》

  直到1949年以后,新的地方剧才继续出现。如《黔剧》、《婺剧》、《唐剧》、《吉剧》、《龙江剧》等剧种,仅于20世纪50年代确立。此外,《秧歌剧》、《灯笼剧》、《花鼓剧》、《采茶剧》、《道情剧》、《太平鼓剧》等。到目前为止,汉族剧种已经发展到230多个。各种剧种逐渐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传统剧,如京剧《宇宙锋》、《贵妃醉酒》、《荒山泪》、《钗头凤》、《祭塔》、《萧何月下追韩信》、《借东风》等;评剧《杜十娘》;晋剧《打金枝》、《蝴蝶杯》;蒲剧《窦娥冤》;淮剧《兰桥会》;锡剧《珍珠塔》;扬剧《红岩传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绍剧《芦花记》;黄梅戏《天仙匹配》;闽剧《紫玉钗》;蒲仙戏《琴挑》;梨园戏《陈三五娘》;歌仔戏《吕蒙正》;赣剧《珍珠记》;吕剧《井台会》;川剧《拷红》;豫剧《穆桂英指挥官》;楚剧《评雪辨踪》;粤剧《搜书院》;碗腔《店遇》等。

  同时,各种戏剧的艺术家也编剧或移植了一些现代戏剧,如辛亥革命前后梅兰芳主演的京剧《邪海波澜》、《一缕麻》、《邓霞姑》、周信芳主演的京剧《宋教仁》等。

« 上一篇
下一篇 »